由水化石文化主办,中粮·置地广场承办,大自然母亲基金会协办,从《再生》到《共境》高孝午作品展在中粮·置地广场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到2022年9月30日。
高孝午一直秉持”当下即是”的观点,在艺术上实践”凡人艺术”。其作品多以轻松幽默, 温和无戾气的方式,透露隐喻的、非极端的理性思考,表达对社会的关注、批判和反思。早期代表作有《标准时代》、《城市梦想》、《我们这一代》、《软暴力》、《出入》等系列,近期作品《再生》系列,着眼“日常”现象,以平等心邀约大众,“用再生唤醒最初的自然”,善巧于心、方便于人,力图发挥艺术作用于社会的最大有效性。
众所周知,2020年把这个世界划分为疫情前的时代和疫情后的时代,实际上在2020年之后直至现在我们依然身处时刻风云变幻的疫情中,这使得2022年我们回望之前的《共境》更显得恍如隔世。我依然记得两年前那一天高孝午的《共境》作品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使独具艺术家风格的鸽子和鹤飞过古老长城的场景,在屏幕中虚拟的空间和现实的空间融合在一起,通过屏幕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奇幻景象,这三个动物形象所象征的祥和、平安等美好寓意在长城上升腾起来像是新时代的“祥瑞”。凭借互联网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艺术家的作品实现了张九龄所谓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境》不仅可以飞升在长城,亦可以在巴黎的凯旋门,埃及的金字塔,纽约帝国大厦的上空……虚拟的方式大大拓宽了公共空间的概念。公共空间由此不再是以往讨论公共艺术范畴的范围,不再局限在城市的公园、广场、街区等等,而是在数字世界中变成了时间和空间的穿梭者。以数据为媒介的虚拟空间和作品形态变成了现实中的多重平行宇宙,而属于雕塑的复数性和公共性也被彰显出来了。
高孝午对自然的观照,与倚伴地坛的中粮·置地广场绿建环保初心不谋而合,中粮·置地广场在建造之初,便通过植入屋顶花园、映像飞瀑、健身步道等建筑景观,将生态、艺术、建筑三者融为一体,移步异景,在细节中满足办公人群的精神需求。建成后,陆续揽获LEED、BREEAM、ULI、绿建三星等数十项国内外大奖,为国内写字楼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绿建项目范本。
距离2020年《共境》系列作品在虚拟世界飞过长城过去两年了,在过去的两年中疫情依然困扰着世界,同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依然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既有局部的武装冲突,同时亨廷顿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依然在上演,而在生态中全球变暖等生态危机依然在加剧。在经历两年中的曲折和变迁之后,艺术家高孝午将系列作品通过展览展出时具有了和2020年完全不同的现实意义。本次中粮置地广场举办的“共境@北京:从物质到数据”就是这样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旨在呈现超越期中高孝午以俯视的、宏观的、悲悯的角度看待世界产生的作品,这些作品区别于以往他“凡人艺术”的角度,艺术家从对于个体生命的思考转入对于人类普遍命运的思考。本次展览中《再生》是《共境》的起源,而《共境》在从物质化到数据化的转变中恰如这个时代公共空间和艺术形态的演变。2020年之后,元宇宙实际上也在物质化空间之外形成了数据化的虚拟空间,这个世界的虚实相间变成了从物质到数据演变的现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注:本文配图均为艺术家高孝午作品)